IMG_3129.jpg

期許今年要帶著孩子們,

一起過著物質減法和親近自然的生活 。

所以平時住在都市地區的我們,一到假日就會想到山林裡走 ;不吃大餐,而改帶著自己家裡準備的點心水果,到有著藍天綠地伴著景色和家人們共聚野餐。

 

每次出遊都令人覺得很美好,覺得該是動筆寫下我們一家的遊記,藉文字簡單的敘述,為屬於我們的回憶做留念,願那份珍貴能一直永存心中。

不知為何,開始對原民文化感到興趣。台灣是孕育涵養我們的母島,相較之下,原住民比我們對台灣母島還更親近認識,如果能主動接觸原民的文化,就能更進一步感受台灣的自然原始風貌。於是,一看到網路有發布「到尖石種植小米」的消息,馬上就為全家人報名,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那天的到來。

1446607361102839808_n.jpg

到了『小米種植趣春耕遊』活動日子那天,全家人在家吃完早餐後,8:40 分驅車出發前往位在新竹縣山上的尖石鄉公所。經過了知名觀光景點內灣,沒多久後就抵達報到處。行程第一站,我們在尖石鄉公所對面的原住民文化館,館長以一段泰雅族古調吟唱以及演奏傳統部落竹片樂器—口簧琴,來歡迎前來參加活動的賓客,並為大家介紹尖石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原本是用觀看影片的形式,但很不巧當天早上大停電,只能一切從簡。

 

雖是這樣,開場表演還是很用心,有在地的家政班特地為我們表演傳統豐收祭和改編歌曲站在高崗上的舞蹈。結束後,全部人走到館外廣場,一起手牽手跳著泰雅族基本舞蹈,笑聲此起彼落,每個人都被感染了好心情。

IMG_3141.jpg

IMG_3140.jpg

第二站轉戰到山樂林風味小舖(自行開車前往),準備進行泡菜DIY活動。

IMG_3288.jpg

 

IMG_3289.jpg

IMG_3290.jpg

桌上擺了製作泡菜的材料,有薑末、鹽巴、醋、辣椒🌶️和新鮮的高山高麗菜。

IMG_3287.jpg

每一組共有4包高麗菜,而搭配的佐料則是各依1/4比例倒入。

IMG_3270.jpg

聽完活動主辦人的媽媽(年紀已70多歲,完全看不出來)親自解說後,照著順序加入所需的材料,因為食材看得很清楚,加上自己親手製作,所以不用擔心添加防腐劑。原來靠著幾樣簡單生鮮的食材,就能做出美味好吃的泡菜,還能加以客製化。

IMG_3275.jpg

作過程中,每倒入一種配料,就要雙手均勻搖晃包著高麗菜的袋子,讓配料能完全與高麗菜混合,使高麗菜更入味。

IMG_3279.jpg

 

IMG_3280.jpg

 

IMG_3281.jpg

 

IMG_3283.jpg

Shake、shake的搖晃動作,讓Q平方覺得很很好玩。但要注意不能太過用力,因為袋子很容易被食材撞破而流出菜汁來。

IMG_3284.jpg

 

IMG_3285.jpg

IMG_3278.jpg

IMG_3282.jpg

IMG_3286.jpg

 

在大人的輔助之下,Q比完成她人生第一罐親手製作的台式泡菜(媽媽本人也是)

又get到一項小廚藝,還蠻有成就感的。

 

我們一家四口就有四罐泡菜,真是收穫滿滿啊~

IMG_3277.jpg

 

IMG_3276.jpg

IMG_3274.jpg

IMG_3272.jpg

IMG_3271.jpg

IMG_3273.jpg

**簡單美味又客製化的泡菜DIY影片**

泡菜DIY結束後,離中午的美味泰雅風味餐還有一段時間,主辦人說可以到小舖外聽導覽。我們一走出去,發現屋外有種植迷迭香,趕緊叫Q平方用手摸摸看,用鼻子聞聞看。

 

Q比說這是做防蚊液的植物嗎?味道很重,我請他們在手上抹一抹,可以有防蚊的作用,而且這🌿還能作為料理用的香料來提味。

IMG_3269.jpg

IMG_3268.jpg

聽著導覽解說鄉名源自於轄內那羅溪  和 嘉樂溪匯流處一塊聳立如尖石的巨石。而依傍那羅溪的部落,共分為六個,也稱那羅六部落,正式我們眼前看到的地方。

IMG_3267.jpg

IMG_3266.jpg

因為小孩想要去附近走走,所以索性就陪著他們去撿石頭、發現樹葉上的昆蟲們。

IMG_3265.jpg

IMG_3264.jpg

IMG_3139.jpg

IMG_3138.jpg

和上次去溪頭一樣,Q平方看到河岸路旁的蘆葦草叢,就說要把蘆葦折下來,做為掃把來掃地。

IMG_3263.jpg

大自然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隨地俯拾皆是都能當作(純天然)玩具,撿到狼尾草(應該是吧?!)開心的不得了,Q比發想了一個遊戲,說它在她手中可以變大變小,Q寶也有樣學樣,兩人就這樣玩了一會兒。

IMG_3137.jpg

IMG_3136.jpg

過了不久,終於聽到可以用餐的呼喚。此時飢腸轆轆的我們等不及的進入餐廳等待美味佳餚上菜。

先入眼簾的是一盤切好一塊塊的鹹魚,和有葉子包裹的迷你小米粽。

IMG_3262.jpg

小米粽非常受Q平方的喜愛,吃起來有小米的香味,不會黏膩非常Q彈,口中咀嚼時會散發出天然淡淡的甜味,這當點心吃也很OK。

IMG_3261.jpg

第一次品嚐泰雅風味餐,菜色很多樣,份量也很夠(可能是我們這桌比較多小孩,戰鬥力稍弱😄),

 

大多是以涼拌料理方式為主,像是有檸檬葉涼拌味道的鱸魚、超薄片的豬頭皮、鮮美的高山高麗菜,新鮮在地現採的桂竹筍 ...等原民料理。

IMG_3260.jpg

IMG_3259.jpg

IMG_3258.jpg

IMG_3257.jpg

IMG_3256.jpg

IMG_3255.jpg

IMG_3254.jpg

IMG_3253.jpg

IMG_3252.jpg

IMG_3251.jpg

IMG_3250.jpg

吃飽喝足後,歇息一下。我們繼續下一站,也是此行的重頭戲-種小米 囉!!

只是我們必須要徒步爬一座小山坡,到另一頭的活動場地。說不累其實還是會流汗小喘,而Q平方先前受過溪頭的訓練後,這個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可以克服

的,在弟弟覺得難爬時,姊姊當場發揮友愛精神,牽著弟弟向前走,終於一步一腳印👣最終走到目的地_雅葳農莊。

IMG_3083.jpg

IMG_3249.jpg

IMG_3247.jpg

路上還看到正逢盛開期的金盞花,原來這就是我們風味餐裡點綴配料的原貌。

金盞花本身含有大量的葉黃素、玉米黃質及B-胡蘿蔔素,對眼睛保護非常好。不來這裡還不知道有這麼好的天然養眼植物(也能有消炎止痛效果)

IMG_3248.jpg
小米為臺灣原住民主要的農作物,是早期賴以維生的主食。

IMG_3245.jpg

IMG_3084.jpg

IMG_3244.jpg

IMG_3093.jpg

在種植小米活動之前,館長請與這次金盞花系列的相關主辦人員發言,感受到他們都對此次活動充滿期待,也希望大家能對泰雅原民的生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IMG_3142.jpg

IMG_3134.jpg

接下來要進行點酒禮的儀式,據以往的泰雅傳統,是必須由村里的耆老來主持。

但因為我們是來體驗的,所以由館長來示範。館長拿出珍貴的小米酒,倒在小酒杯裡。並請我們以食指👆沾一點小米酒往下灑,然後再傳給旁邊的人。

 

象徵著祈求祖靈祝福,有很好的豐收。

IMG_3298.JPG

其中館長也提到,往昔在劃分田地時,是在土裡埋下自己種田的鋤頭,來決定田地是誰的。那要怎麼知道誰是先來後到的呢?!

館長說不得不佩服先民的智慧,因為科學知識在原民的生活裡(和老子所說的:天不言而善應)。

 

土地開挖過一個禮拜後就會乾掉,那麼就會觀察按照土地的新舊,來分辨這塊土地是屬於哪個主人。

爾後,進行的點酒禮也是同時讓大家認同這塊土地是我的(第一杯酒會先灑落在土地祭祀祖靈,第二杯實際上則會請在場的人輪流喝一口酒來認同我是這塊地的主人,不喝酒的人才用點酒的方式)。

由於小米種植的儀式有分為開墾、播種、收穫、感恩,我們現在來是播種的時期,而到六、七月收穫(豐年祭),有機會可以再來參加並來採收自己所種植的小米。

 

館長示範世代流傳下來如何播種小米的方式,和種稻米不同。小米粒是往上灑,而稻穀是無方向性的灑下,接著用腳覆土,是怕被鳥吃掉,小米卻不怕被壓。另外,小米是一年一次收成產量不若稻米可以一年兩期。

 

IMG_3133.jpg

主辦人拿出小米的秧苗,告訴大家要如何種植。

IMG_3241.jpg

 

IMG_3240.jpg

在我們來之前,他已經將土地開墾過,土質已變得鬆軟適合栽種。

IMG_3246.jpg

在鋪帆布的區域上,利用手的力量或是小鋤頭,在帆布的每個洞口土中挖一個小洞,然後將小米苗放進去並覆蓋土壤即完成(其實已經幫我們簡化了很多動作),這樣的方式連三歲的小小孩(Q寶)都可以獨立完成

IMG_3243.jpg

到了點酒禮儀式結束後,小雨滴一點一點的落下來,此刻警覺到要趕快抓緊時間種植。我們快速領了一大盤的秧苗,就定位後在帆布上寫下我們一家人的名字,不一會兒霹靂啪啦傾盆大雨,急忙的種了幾株後,飛奔似的進棚子躲雨。

IMG_3132.jpg

IMG_3131.jpg

IMG_3242.jpg

IMG_3130.jpg

IMG_3129.jpg

IMG_3128.jpg

IMG_3127.jpg

IMG_3239.jpg

出門前有看天氣預報說今天的新竹天氣會下雨,中午之前都還是晴朗天氣,一到下午山裡的天氣很快就出現變化,變得陰濛濛的狀態。

又趁雨勢變小之際,又抓著小孩繼續與雨搏鬥(忘記帶雨衣上山了😢),種了半盤後,雨勢加劇,根本無法種下去,只好作罷。

IMG_3124.jpg

IMG_3123.jpg

IMG_3126.jpg

**小米種植過程小短片**

待雨勢稍為緩和一些,我們全家搭著小貨車,坐在沒有棚架的載貨區域。下山到山樂林小舖附近的那羅農夫市集集合。在要往最後一個行程_青蛙石園區,老公淋著雨快跑去山樂林小舖開車,來載我們過去。青蛙石園區在去年底我和老公到附近的錦屏美人湯泡溫泉♨️時就想要去走走,只是為時已晚。今天終於有機會可以來這裏,雖然雨下不停,但仍澆不息我想要一探究竟的熱情。要去青蛙石天空步道是必須要先上網預約,並在青蛙石園區市集購票等待接駁車,不能自行開車前往。

但參加此次的行程,完全免煩惱,主辦人都有安排好,領好門票後就可以直接上接駁車。

IMG_3120.jpg

在遠處會看到巨大的石頭佇立在市集廣場前,石頭上雕刻著泰雅族一對男女的頭像。能清楚看見男女的臉上都有紋面,這是他們的文化習俗,源自於世代相傳的部落傳說。

IMG_3122.jpg

IMG_3121.jpg

接駁車其實還蠻快的5分鐘一班,聽到小孩喊餓,趁著等待之際,快速買了小米甜甜圈立馬奉上。

曾看過老妹分享的在宜蘭快閃的原住民小米甜甜圈,覺得很特別,好想要嚐嚐看味道。

沒想到藉這次的體驗行程中,能在泰雅族部落裡的青蛙石園區市集,買到正宗的小米甜甜圈(花生口味)。滂沱大雨下,吃到剛出爐的原民甜食,濕漉漉的身體頓時暖和許多,口中感受到那份純樸無華的味道,自然的小米甜味及花生的香味交融在一起,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連真性情的小孩都直說:「好好吃喔😋!」而快四歲的兒子一個人自己默默快速地獨吞一個。

IMG_3163.jpg

雖然天公不作美,但還好的是我們有一位泰雅族人的導遊,引領著我們步入他們泰雅族視為神聖之地_青蛙石。在還沒開放觀光之前,這裡是專屬於他們的秘境。

IMG_3114.jpg

IMG_3116.jpg

隨著導遊的腳步沿著小徑,對岸是那羅溪切割出天然岩石峭壁。

IMG_3115.jpg

古人說做人要學水的智慧。因為它能因形勢不同而轉化型態,到處都能隨遇而安,順其自然。

就如我在這裏看見溪水因大雨驟下而變得滾滾急流。山中霧氣因雨形成了山嵐氤氳之貌,讓人感受到縹緲虛無之美。

IMG_3113.jpg

IMG_3112.jpg

 

路過的一篇篇那羅文學創作,爲雨中美景增添優雅的詩意,甚是浪漫。

IMG_3117.jpg

IMG_3102.jpg

走到青蛙石旁,隔著柵欄一邊欣賞鬼斧神工下的巨作,一邊聽著導遊解說,它的傳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乍看之下,與寶可夢的妙蛙花有點相像)

IMG_3111.jpg

IMG_3110.jpg

IMG_3098.jpg

走著走著往下俯瞰,熱門的天空步道即在眼前,但得先經過外型像是3D九曲橋的木棧階梯。

IMG_3100.jpg

IMG_3101.jpg

因為天雨路滑的關係,即使到讓人很興奮的天空步道,也得每一步都小心謹慎,不敢東張西望(雨中的壓克力步道實在是非常滑溜啊!!)

IMG_3109.jpg

IMG_3107.jpg

快閃拍照後,雖然看到氣勢滂礡的瀑布,和聽到傾瀉而下的水聲,都讓人感到震撼,因雨勢的關係,仍不敢花太多時間停留於此。

IMG_3103.jpg

IMG_3106.jpg

IMG_3104.jpg

**湍流傾下的白色涓布,其氣勢令人讚嘆**

也許我沒機會看見朗朗晴天下的那羅青蛙石園區,但卻能欣賞陰雨綿綿下的朦朧美,也是一種幸運吧!🌟

IMG_3108.jpg

這次的原民文化體驗收穫滿滿,非常開心除了能帶著孩子們親近田野外,還可以了解和我們同住在台灣卻有著和天地自然密不可分的文化。

 

 如果喜歡Q平方的日常就幫我按讚&推文一下唷!!     

❤ 感謝你的鼓勵

Q平方的日常

arrow
arrow

    Anita(Q平方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